一組老照片唱響“老岳陽”們的知青之歌
2020/7/21 0:43:13
瀏覽量:2935
上世紀60年代“知識青年上山下鄉”的老照片(組圖)。
紅網岳陽分站1月18日訊(岳陽日報記者 李維坤)“毛主席教導我們說,知識青年到農村去;毛主席還教導我們說,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。”上世紀90年代初,一首《呼兒嘿喲》紅遍祖國的大江南北、大街小巷,清晰而形象地概括了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那段難忘歷史。
近日,湖南岳陽攝影達人許國明跟我們分享了一組上世紀60年代“知識青年上山下鄉”的老照片。
“1968年12月21日晚上,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在新聞節目中,播送了一條這樣的新聞:偉大領袖毛主席要求知識青年到農村去,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。”回憶起那時的光景,許國明仍記憶猶新。他說,次日,全國所有的報紙都發表了毛主席這一重要指示,當時的知識青年熱血沸騰,十分積極,咬破手指寫血書,表示堅決響應毛主席號召,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。
“上山下鄉”高潮是在1969年春天,全國的知識青年舉著紅旗、戴著大紅花,到邊疆去、到農村去、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。許國明告訴記者,“3517”一大批職工子女也在這一期間上山下鄉到了岳陽烏江、龍灣等公社,他珍藏的這幾組圖片就是當時的“3517”知青在烏江等地的生活寫照,他們在那里與農民打成一片,一起下地,一起耕作,一起收割……他們還把課本知識與農村實際相結合,為農村作出了重要貢獻,有些知青還火線入黨。
“歷史造就了知青,知青也造就了歷史,這一段歷史是我們共和國最為特殊的歷史,經歷了時代的考驗,經歷了生活的折磨,我們無愧于‘知青’的稱號。”回憶起那段光輝歲月,許國明不禁感慨起來,48年前,知青們把最美好的青春獻給了那片遼闊黝黑的土地,那里的每一寸土地里都有他們灑下的汗水和淚水;歲月的長河流到今天,48年后我們用老照片記住那段難以忘懷的特殊歷史,以此來激勵現在更多的年輕人全力以赴地投身祖國建設,“好兒女志在四方,祖國哪兒需要我就到哪兒去……”